§◆ L.I.V.E. "Life. Insight. Vagary. Enlight." 生活 • 洞察 • 隨想 • 啟發 ◆§

4.21.2012

黑夜煉金師 «流體奧斯卡» 贏家 - 貝克·納爾茲 (Bek Narzi)


 喜愛夜生活的你不能不知道的!!



貝克·納爾茲

貝克·納爾茲 - 調酒界的世界級 «溶液/流體奧斯卡» (Liquid Oscar) 得主。

生於塔吉克斯坦,現為英國公民,代表俄羅斯在調酒界有著精湛的表現。

貝克在校學的是設計,18歲時發現了自己真正的天賦異稟,開始沉浸在調酒世界中。
貝克原本學的是網頁設計

那時朋友請他去喝調酒,他就深深被吧台的調酒師的工作吸引住了。兩週以後他已經在這個倫敦的酒吧«Avenue Bar»開始上班了。

之後他以之前在學校«倫敦傳播學院(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網頁設計師的專業,下決心開始一心投入飲料世界的研究學習。

貝克分別於1997年在英國調酒師協會,2002 英國調酒學院(«United Kingdom Bartender’s Guild»,當時為«Bartender’s Academy of United Kingdom»),最後於2004WSET(«Wine and Spirit Education Trust»)葡萄酒與烈酒基金會之斟酒課程學習。

擁有豐富的學識、天賦、經驗讓他能夠先後在倫敦最優秀的機構工作(«The Met Bar», «Milk & Honey»)

2007
年在«Harvey Nicols»的工作期間當時著名的調酒師亞歷山大·康邀請貝克擔任莫斯科的公司«City Space»酒吧經理貝克接受了這個邀請並且不負眾望的帶領全景酒吧«City Space»進入世界十大最優酒吧之列



位於140公尺高的 «City Space»提供360度的全景莫斯科視野

貝克·納爾茲贏得了調酒界的世界級 «流體奧斯卡» 大獎
他精進求好與對知識的渴求激發了他對旅行的狂熱四處旅遊尋找生命中的完美平衡式所以人們稱他為 «黑夜煉金師» !
貝克不負眾望帶領全景酒吧«City Space»進入世界十大最優酒吧之列


P.S.
«City Space»酒吧位於«Swissotel Krasnye Holmy»飯店內最高層樓(140m) 提供360度視角的莫斯科景觀


                                              介紹Bek Narzi的短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KArYq3YEs






流浪樂師的象徵 - 沙爾曼卡 (Sharmanka)

可愛的音樂盒!



以前人們經常會看到街上有老先生肩上背掛著雜色彩繪的箱子上面坐著猴子,他就是''沙爾曼卡樂師''。他會將東西從肩上卸下,開始規律的轉動箱子上的把手,演奏出已經有點走音的華爾茲和波卡舞曲。 那個箱子就是''沙爾曼卡''樂器的一種俄語叫做Шарманка /sharm'anka/源自法語'Charmante Catherine’意思是 ‘美妙的轉輪,是沙爾曼卡最初演奏的其中一首樂曲名字。



3.07.2012

Vodka time!! 伏特加是誰發明的?

Have you tried vodka?

雖然門捷列夫 (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 在1865年答辯博士論文«探討水與酒精的結合»,但是其實他和伏特加一點關係也沒有。 有違歷來的傳說,門捷列夫其實並沒有發明伏特加,伏特加早在門捷列夫之前就出現了。
門捷列夫在自己的書房

«Russian Standard»伏特加酒上的標籤上寫著,此款伏特加是“在1894年由門捷列夫身任主席的沙皇政府委員會批准,符合最高品質標準的俄羅斯伏特加”, 將門捷列夫的名字扣上酒精濃度40°的選擇。其實根據在聖彼得堡的伏特加博物館資料,門捷列夫認為最完美的伏特加濃烈度是38°,但這個數字被四捨五入為 40,簡化計算於菸酒稅。


在門捷列夫的研究中並沒找到關於選擇濃度40°的論證。門捷列夫的論文是論述酒精與水的混合物之屬性,無關於 40°或38°。此外,這篇論文是專門探討高濃度酒精- 高於70°的濃度。«沙皇政府委員會»根本沒有定立伏特加酒的標準,它的功能是研究整頓包含酒精飲料的生產和商業流通的方式。 委員會還是由當時擔任俄羅斯帝國財政大臣的歇爾蓋·維特 (Sergei Yulyevich Witte) 到1895年才提議建立的(從此酒為政府壟斷生意,成為俄羅斯財政一大收入之一)。甚至門捷列夫是在委員會成立的年尾才在會中發言,主題還是 關於徵收消費稅的問題。


當時擔任俄羅斯帝國財政大臣的歇爾蓋·維特(Sergei Yulyevich Witte)

所以這1894到底打哪來的?顯然,在俄羅斯史學家威廉·巴赫留金 (William Pokhlyobkin) 的文章中曾有這段 “論文完成後,經過30年,……同意加入委員會。 製造商«Russian Standard»擅自在1864年後隱喻性的上30年而至1894年,成功的為自己賺取了無限的商機。
"Русский Стандарт"標誌"Russian Standard"

門捷列夫博物館館長,化學博士伊戈爾·德米特里耶夫 (Igor Dmitriev),針對40°濃度的伏特加說了以下的話:

''它(伏特加)是俄羅斯政府發明的,當時門捷列夫才9歲。在那個時候消費稅是按照酒精濃度計算的,必須進行測量,然而測量的規模是不準確的。此外,其實它 (伏特加)從生產者到消費者(零售)的過程中,有著濃度會自己下降的特性。所以政府頒布了一項法令,即伏特加賣到消費者手中的濃度只能40°,最低 38°。否則,在這個過程中的參與者須負刑事責任。''


                 
俄羅斯諷刺畫 - 門捷列夫向"Russian Standard"說不!